商贸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多家车辆陷入“异味门”,车内环境污染如何改善?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11 08: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车内环境污染也造成过多起人体中毒伤害的案例。随着车辆的增加,车内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下面是国内市场针对车内污染投诉的几起典型案例。
北京车主起诉道奇公羊
2002年3月,北京消费者卢先生购买了一辆美国产道奇公羊汽车。同年8月,卢先生发觉车内气味刺鼻,便将新车送检。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根据国家关于装饰工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结果其车内甲醛超出国家规定标准26倍。卢先生将该经销商告到北京朝阳区法院,法院一审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判定经销商全额退购车款。经销商不服上诉,法院二审以我国还没有出台车内空气标准为由,判决经销商补偿消费者3万元。
北京车主起诉东风雪铁龙
2010年3月初,北京的崔先生购买了一辆价格11.28万元的东风雪铁龙轿车,后发现车内有强烈的异味,几个月后,异味不但没消除反而加重。崔先生额头两侧头发不断脱落,并常头晕头痛、血压偏高。同年7月,他委托相关机构检测,结果为“车内甲醛严重超标”。崔先生起诉要求汽车销售公司退车返还车款,并赔偿医疗费、检测费等共12万余元。朝阳法院受理此案后,双方于私下达成和解。
贵阳车主投诉长安悦翔
2010年5月,贵州的张先生买了一辆长安悦翔轿车。使用4个月后,车内气味刺鼻,且感觉鼻腔、咽喉不适。2011年3月,因体质下降,一家三口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他和老伴患上了“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并有“肺气肿迹象”,而他们的孙子则是肾功能偏差。因怀疑疾病系车内空气污染所致,张先生将经销商告上了法庭,索赔治疗费用、精神损失等总计7万余元。法院在查清事实的情况下采纳了张先生举证责任倒置的诉求。贵州省凯里市人民法院一审判令销售商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返还消费者张英才购车费、车辆购置税、保险费等总计6万余元及医疗费用1968元等。
央视曝光三大豪车使用阻尼板或致癌
2013年3月1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奔驰、宝马和奥迪车内使用的阻尼材料污染车内空气,可能诱发癌症。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为降低成本,奔驰、宝马和奥迪等6款国产豪车使用了致癌物沥青作为车身阻尼材料,经过专家和相关部门检测,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 6、Q 5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
央视节目播出后,三家车企迅速作出反应为自己辩护,均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着手进行调查,以妥善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三家车企不约而同地强调,目前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使用的是进口阻尼部件,符合各自的全球质量标准。
无论是高档进口豪车,还是国产普通车辆,都陷入“异味门”,汽车车内空气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多环芳烃”、“甲醛”、“苯”等车内空气有毒物质的名字更是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汽车车内有渐渐变成令人恐惧的“毒窟”的趋势。



汽车车内空气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据2013年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2年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情况》显示,车内异味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几年来,因存在问题而被曝光的企业、车型屡见不鲜,虽然早在2012年3月,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但由于监管等方面的原因,汽车车内空气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改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汽车中的有毒气体尽快散发。犹如装修后的新房需要闲置一段时间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散尽后再入住一样,汽车也需要多通风。
此外,定期清洗汽车空调管道、及时更换汽车空调过滤器、使用活性炭吸附过滤、车载氧吧、臭氧、气触媒、光触媒等方式进行消毒等,也可以起到改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作用专家也建议,应该尽量利用车内外的空气流通,来冲淡车内原本存在的有毒污染物质。
即使出厂时车内污染严重,只要坚持开窗开车,并多晒太阳加速有毒气体挥发,最多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将车内的污染物消散殆尽。为了尽快消除新车内的皮革异味,可以选择例如活性炭之类的吸附物来替代车载香水,不但可以起到比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且对人体也没有危害。
如需VOCs便携式检测设备,可以联系安徽奥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商贸通

GMT+8, 2025-4-20 21:08 , Processed in 0.309638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