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浅谈日本的服饰文化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14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给大家看一波图片,这些照片中的服饰就是和服,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之一。”下面这些图片都是来源于此次东京奥运会,日本为全球近200个国家设计的特色和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和服中笔者列出了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和立陶宛几个作为代表,可以看出,日本这次的设计师很用心。中国版的以黑色为背景,中国古代尚黑,非常的庄重大气,点缀以万里长城、图腾龙、梅花、竹、祥云、国宝熊猫等等代表性的图案,整个设计很显尊贵。韩国的和服结合了传统服饰的纹样,以白色和浅红色为底色,中间为昌德宫和水原华城,很素雅,很清新。俄罗斯的和服以天蓝色为背景色,衣服上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火鸟、天鹅、宇宙飞船等等(私以为是不是也可以加上棕熊)。美国的和服描绘了50个州的州花,还有雄鹰、棒球等美国元素,非常体贴用心。立陶宛版本的和服描绘的是著名的维尔纽斯教堂,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被日本设计师非常巧妙的表现出来,再配上国花芸香,非常的雅致。
日本确实在拟人和差异元素抓取上面是专业的,独到的,这些和服也确实是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作品。如果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重点哪怕是这些和服走秀,笔者都认为比那些踢踏舞表演,表演“木工作业”什么的要养眼的多。
<hr/>今天我们较为细致的聊聊,日本的服饰介绍。说起日本的服饰,大多数中国人第一印象就是和服。确实,日本的和服算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了。不过我们先暂时不表,讲文化,肯定离不开历史,我们先来看看日本最早先的服饰。



修正:本图中室町时代正确时间段应为( 1336年-1573年)

上图估计很多人都曾看过,那么服饰作为文化,是什么时候登入日本的历史的呢?
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典籍----《古事记》中记录了伊邪那岐举行祓除之事时,会经常脱去上衣、袴、衣带等等,这有些类似于咱们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共工那些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大部分的衣着,日本称之为着物(着るもの),还是兽皮,树叶制成的形式,这个时期,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一个模子。这个时期,可以直接定义成“兽皮时期”,这个时间的衣物更多都是就地取材,有可以取暖的都可以往身上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石器时期,也就是弥生时代之前,日本和中国一样,出现了一种服饰,叫“贯头衣”。《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原文提到:“倭人男子“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女子“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著名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先生在《中国服饰史》提出,贯头衣是“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而上古日本,服饰大概依男女不同,大体可分男子衣“横幅”,女子衣“贯头”。
日本学者猪熊兼繁在《古代的服饰》中指出: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的正中央剪出一条直缝,将头从这条缝里套过去,然后再将两腋下缝合起来的衣服;而所谓横幅,则是“将两块横幅的布帛放在一起,而拼缀起来的衣服”。日本学者猪熊兼繁在《古代的服饰》中指出:所谓贯头衣,就是在一幅布的正中央剪出一条直缝,将头从这条缝里套过去,然后再将两腋下缝合起来的衣服。
不过《三国志》所记录的“横幅”和“贯头衣”这个也只能按照今人的理解复原复原,无法得知具体的式样了。下图为模拟的贯头衣复原图。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时间进入到了弥生时代,日本出现了两种服装式样。一种是套肩式圆领衫,有点像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右衽,领尖至腰间,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盖以上。
与上衣配套的还有袴、领巾、于须比等。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内的布,此只由腿部连接的类似於裤子的下装。于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蒙在头晌垂绕至腰间。古代日本妇女忌讳被男子窥容,所以用于须比蒙面。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形式不限,通常依个人喜好而定。
<hr/>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日本古代史中的奈良时代,也就是公元711-公元794,对应中国的唐朝,差不多就是盛唐至中唐的时期。日本派出大批的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遣唐使”。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随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是最为著名。
日本政府不断派人乘船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故在此时期的日本服装,受中国影响深远,不过服装色彩总体来说还是较简单。这个确实和当时日本社会的生产力有关,古代日本的手工业同比中国,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值得注意的是奈良时期颁布了一条"衣服令","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各个行业分类。不过,奈良时代日本的服装虽然相比之前的式样上有了大的进步,但是在色彩还是比较简单的。站在今天的设计角度来说,色彩的搭配往往是一件服装作品的灵魂了,毕竟色彩是最刺激眼球的地方了。
时间慢慢来到了平安时代(794一1192),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服饰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衣服的色彩和衣袖等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动。这个的阶段一般以"十二单"为代表,日本人称之为“唐衣”。为啥说是“十二单”,就是要在外衣上再穿“褂”,褂上再穿正装的“唐衣”、“裳”和“长褂”,是非常非常隆重的。这种款式为礼服一层叠一层,层数繁多,厚重拖摆,穿起来很麻烦。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十二单”首先穿上很多层广袖上衣,一层一层的压叠着,披上足以拖地的厚重裙子,这就是著名的“唐裙”,然后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虽然繁琐,却富有层次感。毕竟礼仪也好,仪式感也罢就是得一个个本不需要的步骤堆砌而来。“十二单”由中国的发展而来,到日本没有大改,主要在风格上增添了几许日本民族色彩。
“十二单”的前身是奈良时代的裳唐衣。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白、紫、青、绿、红为尊,金碧辉煌。“十二单”其实本质上算是一种穿着方式,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袿“的服装。”袿“轻薄透明,多层”袿“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的颜色,既朦胧又恍惚。日本实在是能将抽象化的美和真实的美都细致无缺的表露出来的好手,这种审美其实大家也可以在文首日本为各国设计的奥运和服中窥得一二。
镰仓时代(1192-1333)到室町时代(1336-1573) 这段时期是日本政治非常变动的时期,镰仓时代被认为是日本封建时代的开始阶段。日本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镰仓幕府从走上历史舞台到逐渐在大众视野中消失,这个时间段就是乱,武家政治上台也影响了服饰文化。日本的服饰慢慢恢复朴素,宽袖又变成了窄袖。说实话,服饰的变化确实是另外一种历史的见证,我们古代中国不也是“五胡乱华”的时候,慢慢的接受融合了“裤子”这么的事物,并慢慢发展下去了。到了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纹(按照姓氏家族划分),便服的设计也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而女装则更朝简单化发展。
桃山时代(1573-1603)中,应该最出名的人物就是丰臣秀吉了。丰臣秀吉时期,日本建立了新的封建体制,也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等级,同时奖励新兴的工商业,大力的扶植城市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人们也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以及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基本格局已定,顺延到了明治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看到的和服,大部分都是沿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
明治到昭和时代,日本的服饰总体上“和洋并存”,在明治时期,女性仍主要着和服。男性方虽有一部份穿着洋服,但还是视和服为正式服装。时间进入大正时期,男子流行穿着西装,女性亦开始穿着西式服装。而在和服方面,女性流行华丽的羽织。大正以后,因为众所周知的战争,使得和服演进中断,战后才又恢复过来。
日本的服饰从远古神话时期兽皮服,到近现代的和服出现,历经了两千余年,其实从服装的变化,能侧面看出对应时期日本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脉络。俗话说,衣食住行,“衣”是第一位的,确实在各个文明中,服饰文化是频频被考古发掘研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hr/>下面我们重点来讲讲日本服饰中最最重要的符号--“和服”。前面我们讲到了日本服饰的发展,也说明了和服的历史由来,那现在我们了解下关于和服的若干问题。
首先,腰上的包包是干嘛的?日本的服饰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到变革的过程,这些传统的文化同时带动出新的时尚潮流。和服腰带的打结,起初也跟全球所有男性皮带一样,结在正面,打结也很小。不过腰带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引人注目,只好越打越大,最后大到看不到脚趾,走起路来像挺个啤酒肚子。 又因这样一來行动反而不方便,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女人乾脆来个史无前例的服饰“造反”,将腰带的打结搬到背后。并将西方妇女不可欠缺的项链、胸针等装饰品,全改改头换成为绳带或是其他,统统装饰在前面或背後的腰带上。所以请别小看那个包包,那个包包其实很有学问的,细看之下,能看出你出身良好或是贫贱。穿和服时,也通常不能戴其他闪发光的首饰。另外,和服下摆的风花水月花纹,走动时会如何摆动、会增添多少女人的韵味,都是经过细心研究后才被设计出的。在这些花纹上,又该上何种颜色或花纹的腰带雨绳带,也是一门非临时抱佛叫便能暗记住的美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和服都是啥时候穿??是日本人每天都要穿的服饰嘛?
和服分为男性和服和女性和服,相对而言,男性和服比较简单。男士和服的款式较少,颜色单调,多以深色为主,腰带细,穿着方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男女和服的式样,差别很大,男式和服更多的是深色系,配饰较为简约,女式和服更多的色彩鲜艳,配饰小巧玲珑,种类繁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这些介绍,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服是比较繁复的一种服饰,日常生活使用未免有些累赘,便利性缺失了。和服比较限制人的正常运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穿着以及后续的妥善保管。1923年的9月,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伤亡约10万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地震发生时,很多妇女儿童仍然穿和服,行动不便,躲避不及,结果惨遭不幸,这是后面影响和服的适用场合重点的是一个因素。1924年,日本妇女发起运动,推进女装西洋化,改穿套裙或其他服装,只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穿和服。所以今天大多数的日本人只在特定的场合,如正式的集会和传统的节日中穿着和服。具体的场合有新年假期七五三节婚礼葬礼成人仪式以及毕业典礼等重大节点,这些场合基本都是需要和服作为仪式感的外显。
接着我们来了解下,和服的大概分类,都有哪些和服呢?首先从女子的种类一一开始吧~
留袖,留袖是留袖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


  • 黑留袖就是黑色的留袖,黑留袖为已婚女性最正式的着装,在两胸前、两袖、背后有5个家纹。而只有三个家纹的为次正式的,同时未婚女性不能穿黑留袖。应用场合:黑留袖是已婚妇女在庆典中的最高级礼服,一般在比较隆重、庄严的场合,如婚礼、宴会时穿着。(结婚仪式上,新郎新娘的父母以及亲戚朋友中的夫人,都是穿黑留袖参加结婚仪式的)



“黑留袖”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色留袖就是彩色的留袖(除黑留袖之外的留袖都可以称之为色留袖),色留袖为较平常的服装,未婚女性也可以穿着。应用场合:色留袖原来是皇宫内一些贵妇人参加集会或上流社会妇女们穿的比较贵重的服装,现在作为普通妇女的华丽礼服,用于披露宴和各种聚会。



“色留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振袖(ふりそで)“,即长袖。

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大振袖为正礼服,必入五纹;中振袖为准礼服,可以入三纹或一纹;小振袖则是一般装束。
区别于留袖,振袖和服:一般仅限女孩儿和未婚女性。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男孩过七五三的庆祝礼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样。
振袖的袖子长度可至脚踩,是一种较有情调的和服式样。它是未婚妇女在成人式、毕业典礼、谢恩会、结婚仪式、正月以及各种重要聚会场合中穿着的正式礼服。其中黑色振袖通常被认为是最高贵的振袖。振袖的带子采用袋带,打成豪华的装饰结。鞋、拎包等附属品也要求尽可能地规丽一些,青春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访问和服

访问和服是有真正的“绘羽”图案——花纹图样横跨整个衣踞甚至整件衣服都呈现出连续的图案。不论是未婚女性还是已婚女性都可以穿着。
应用场合:多数在出席非亲属的婚宴、社交宴会、茶会、派对、拜访他人等正式场合穿着。
历史来源:明治时期,为了和外国的社交礼服裙相匹配对应而被发明出来的和服种类。



“访问和服”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色无地

色无地,比小纹稍微格调要高一些的日常系正装。“无地”的意思就是没有图案,“色无地”就是指在和服中,整件衣服仅有除了黑色以外单一色彩而没有图案的一类和服(黑色是丧服)。虽然没有图案,不过允许有织出来的暗纹。
应用场合:非常多!!!

  • 如果在色无地上缀有家纹,那么它是和“访问着”同级的礼服;
  • 如果没有缀上家纹,则是次级礼服,或者是日常服;
  • 而且如果使用黑色的腰带,它又能能作为次级的丧服(参加丧礼穿的衣服);
  • 如果配上九寸带,它甚至还能作为参加法事的服装。



“色无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纹  

小纹和服是一种采用纸型印染碎小花纹的工艺的和服,起源于江户时期,是日常生活中的时髦和服,适合女性外出购物或出席半正式晚会等时穿着。
小纹和服的特征非常显著,无论图案的大小,只要是有反复印染的纹样的和服,都统称为“小纹”。



“小纹和服”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结下,女子的和服大的分类共有5种,分别是留袖、振袖,访问和服,色无地,小纹和服,同时每种女子和服下面还有更为细致的分类,种类繁多,式样精美。
<hr/>基本介绍完了女子的和服后,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下男子的和服种类。来对于女子和服来说,男子和服的类型则简单得多。男子和服有2种最常见的类型:纹付羽织袴浴衣
纹付羽织袴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羽织和袴为正式礼装,即纹付羽织袴,羽织服地为羽二重,袴地为仙台平。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打褂和袴也只作为略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纹付羽织袴”图片来源于网络

浴衣

男子浴衣通常是在夏天的祭祀活动、纳凉晚会、盂兰盆舞上穿着的和服,也就是常服。年轻男子的身材比较单薄,穿和服时要补正腹部。



“男子浴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子的礼服,已婚、未婚、喜丧都没有明显区别。如穿拨染的五纹的羽织和裙子,裙子和袜子是白色的,和服带用博多织物和织锦。
<hr/>和服穿着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袜子),然后按顺序整齐穿上,带子不能系得太紧。
1.穿好长襦袢后,披上和服,把内衬衣的袖子套进和服袖里。把和服的背缝调整到后背中心,然后用夹子把衬衣与和服的领子固定。
2.一只手提起领子下方约15cm处,另一只手握住和服后面的中心线,提起和服,并调整下摆的长度,以不接触到地面的长度为止。
3.打开和服把前领放到腰骨的位置,决定正面的幅宽。和服边缘与身体侧边对齐为宜。
4.决定幅宽后,慢慢把正面打开,接着把底面合身定宽,然后把右手所拿着的领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摆线程倾状
5.重复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领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错位。腰间出现后皱褶往上调整。
6.在腰间系上第一根细绳。带子从身体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后线回到前面打结。
7.把腰间的皱折拉平。手从和服袖裉下的开衩处伸进去检查和服是否被带子夹住,弄平背后多余的部分。
8.同样把胸前多余的部分平整好,把皱折拉到腋下,两手抓住两袖边,轻轻拉袖口。
9.检查两领子是否整齐交差好,如有错位,把手从袖裉下的开衩口伸进去调整。领口开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10.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细绳,多余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齐,正面重复的部分程水平状。
11.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条叫"伊达"的小带子,因为小带子有伸缩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紧。
12.检查胸前和后背是否有折和松懈,有的话,往腋下这边拉平整。检查和服与长襦袢的中心线是否在同一位置。整体完成后用大镜子检查是否有差错,然后摘下领上的夹子。
如果有不太懂的也可以直接看下面B站这位UP主的演示。
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着装时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盖法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穿时右襟领贴胸口,左襟领再盖在右襟领上,此穿法称为“右前”;反之则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领),由于日本人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说是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也有一说是日本人惯用右手,因此惯将刀在配在左腰间,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时受左襟领影响,动作会不顺畅。



领子:左襟搭右襟,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以上,希望大家喜欢,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商贸通

GMT+8, 2025-4-21 01:03 , Processed in 1.2599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