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战略支持下,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发展高峰期,众多新能源车企借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品牌”遍地开花的时代。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智旗认为:目前有几大显性特征不容忽视,这也可能成为新兴品牌“市场突围”的关键。 01、大势:格局初定,中低端成主流
从总体看,随着传统车企、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入主新能源领域,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已形成以“蔚小理”为主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转型车企之间的竞争格局,比如比亚迪、长城、吉利等。新能源车市场也开始形成以中低端为主,高端做拓展的竞争格局,但整体而言,虽然各自竞争激烈,却仍未有头部引领品牌出现。 a) 差异化竞争显著,中低端车型成为主导
目前新能源下沉市场消费潜力被释放,品牌差异化需求已经激发了新的市场活力。自主品牌正在以更优秀性能、更高级外观、更智能配置作为核心竞争力脱颖而出。据《路线图2.0》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混动车型国内销量将达到2125万辆,其中10-20万元车型销量有望达到956万辆,较21年的105万辆有8倍以上增长空间。从主流市场需求看,中低端市场已经开始成为主流,未来新能源汽车走大众化路线成为可能。
b) 整体集中度在提升,垄断趋势明显加剧
从数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集中度在提升。目前已知CR5占比为50%。比亚迪、汇川技术、特斯拉、联合电子和未来动力占据市场前五。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国内老牌汽车品牌比亚迪,2020年市占率为14%,第二是汇川技术,2020年汇川技术电控产品依托大客户放量出货14.34万台,同比增长139%,市占率达10.6%,仅次于比亚迪排名行业第二位,电控市占率10.6%。